|
|
|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文化 > 壬辰祭祀轩辕黄帝散记

壬辰祭祀轩辕黄帝散记

关键词:轩辕黄帝,缙云文化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 电 话:
  • 网 址:http://blog.sina.com.cn/hzweiqing
  • 感谢 jinyun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1224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严正满副县长带领大家穿街走巷、深入群众,亲切地与村民嘘寒问暖,并对村委一干人的今后工作和发展做出了指示。不知不觉时间已到11点,大家才依依不舍地告别岩下村,去龙门度假区。

    龙门度假区又称龙门水上山庄,位于岩下村西北8公里的硳臼村外,是我好友、唐市村的村民主任朱伟强先生于2008年冬开始创办的,为远近颇负盛名的农家乐,到目前为止,他已先后投入资金800多万元。这里,门前是乡村水泥公路,屋后是龙门飞瀑,左右是苍山夹翠,交通便捷,依山傍水,环境清幽,冬暖夏凉,是难得的用餐休闲养生场所。要说特色,首先得说“水”。经营者巧妙地利用龙门飞瀑这一得天独厚的资源,以及自然落差,把昔日毫不起眼的一条小山涧,开发成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水上庄园。在龙潭下方,几道高高的水坝,将山涧拦腰截断,围成了一个个面积几亩、几十亩不等的人工湖,一幢幢或圆或方、古色古香的木屋,就建在水中央,进出木屋,或用小船摆渡,或靠吊桥联通。船一撤,桥一吊,这水上庄园便俨然是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其次,该说“土”。水上庄园,大至建筑格调,小到饮食菜蔬,讲究的都是土。青砖楼黄木屋石桌石凳瓦片拼砌的窗棂,庭院里石臼石磨石杵毛竹棚架茅草盖的凉亭。酒是陶制酒坛里自酿的糯米酒,饭是土猪肉加上芥菜、竹笋或豆荚、洋芋、萝卜、毛芋焖制的菜饭,外加喷香金黄的玉米糊,菜是地里自种的时鲜蔬菜、铜罐里焖的板栗土鸡、砂锅里炖着的笋干老鸭煲、坛坛罐罐里晒着的豆腐乳……茶是手工炒制的高山云雾茶,茶点则是松酥香脆的红薯片、咸香可口的南瓜子、向日葵……

    知名作家谢鲁渤、苏沧桑、檀梅等一行20余人,猛看到湖面上豆雁、野鸭在梳羽嬉戏,纷纷对准镜头,疲惫之色顷刻间便随微醺的风儿散去了,大家趁兴游览了山庄各个景观。这时,缙云县常委、壶镇镇党委书记陈骏特地从县城开会处赶回,与众人亲切见面并共进午餐,在谈到壶镇的地方风情和历史人文,陈书记如数家珍地做了一一介绍。午后一行人在缙云县作协主席李根溪的主持下,在龙舟二楼会议室召开讨论会,严正满副县长做了重要的讲话,作家们也接着踊跃发言,对缙云山水秀美、如诗如画、资源丰富表示赞赏,表示回去后他们将适时在各知名报刊上陆续刊登他们的摄影作品、文学作品,多角度、全方位地全面展示缙云的山水风光和独特资源。

    按原先的安排,会后到国际知名影星方野先生的老宅----道门游击将军府去参观。

    游击将军府,也叫总兵府、丛公堂,现称道门进士第,壶镇一带又有人称作“水门厅”的。是光绪十五年己丑(1889)科武殿试金榜进士施化麟 (1862—1902)奉慈禧太后懿旨而建造的,此工程为我的高叔祖陈金兴(1841—1895)负责施工(因为他与施化麟之父施足意是朋友)。

    方野先生介绍说:道门进士第是由主府第、润之家庙和池塘三部分组成。润之家庙早年被拆除,现存主府第和池塘。主府第坐北朝南,由主厅、内房、两侧附屋和青云楼组成,总面宽为52米,总进深53米,占地2000多平方米。正面一字排开有五个大门,据传为御批的“午朝门”,中门宽阔高大,两边分别设在一进边厢檐廊及附屋檐廊位置,对称排列,整个立面显得气势非凡。主厅前部大门原为四层楼高的大牌坊,俗称“牌楼门”,顶部直竖“圣旨”牌匾,下嵌石质“游府”两字横额,北面为石质“进士”两字横额,整个牌楼有砖石浮雕人物、花鸟、山水,“文革”期间拆毁,现“游府”、“进士”两匾额在前厅东墙下放着。门内大天井,能容上百人。厅堂三开间,面宽12.3米,进深7.3米。明间七檩前后单步抬梁用四柱,次间穿斗用五柱。次间柱边砖筑山墙,木柱夹在墙中。前檐廊边墙设券顶门,通向边厢。内金柱线上设双开屏风大门。正厅当中设门,民间称“暗门”。通过隐蔽在屏风后的暗门有过道,过道墙外是天井。天井两边厢房二开间,过道后部七开间正房,民间称“内房”,为内眷居所。砖筑三层楼房, 平面呈倒“E”形。前檐有窄窄的走廊,层层券门通两边附属建筑。后墙每层密布 望口似的小窗户。二楼前廊与西侧附屋楼相通。内房这种隐蔽性的格局比较少见。两侧附屋纵向12间,进深46米。西附屋砖墙单层,地面升起0.8米,面宽9.4米。东附屋木构二层,在正厅后墙位置设通道,通向正厅二楼。前檐有长天井,天井边设廊。当时用作伙房、仓房、马房和佣仆住房等。青云楼位于东北角,俗称“朗台”,为藏书楼、 望楼,与进士第一路相隔。砖筑三层,基部一人多高条石筑墙,平面正方形,内呈“田”字形。四周墙有 望口似的窗。二层与主府第有骑马楼相通。上层是瞭望台,中层是藏书楼,下层是窖藏物品的地库。楼房设计巧妙,楼梯顶部楼板设盖板,上下楼后,可盖住楼道。池塘位于主府第西边伙房的路外,面积约二百米,四周块石垒砌。进士第的正厅,当时为演武厅,也是家族成员平时的活动场所。两侧的附属建筑为伙房,具仓贮功能。青云楼中层是藏书室,可见在建造之初就考虑了读书学习、教育后代的功能。而进士第消防功能体现得更充分:从整体建筑的内部看,高出屋面的马头墙,使各建筑相对独立,有利于防止火灾的蔓延。如主府第的正厅两侧设山墙,高于屋面,使该建筑俨然为一座独立建筑。再看进士第内房与南面建筑相接的部位均设山墙,也高出屋面很多。从外部看,消防功能还体现在整个府第的四周,如东侧有路与其他建筑隔开,南面有空地,西面附属建筑与主体建筑之间有防火墙,西边有池塘。池塘是整个建筑的一部分,面积约二百平方米,池水为泉水积蓄而成,水满则溢,进入府第地下排水系统,经排水管道自西向东流出,与东面溪流合汇,如遇火情,池塘水随时可用来救火,更体现其重要的消防功能。此外,进士第还有防御功能,其主要体现在整幢建筑的墙体坚固、 望窗的密布、狭窄的过道、青云楼楼道的巧妙设计,以及主府第内房的隐蔽性等方面。既保留缙云传统民居建筑特点--建筑材料以木、砖、石为主,高耸的马头墙,牛腿、雀替、额枋、穿枋、门窗等部位仍然以精美木刻为饰,对联采用中国传统的木刻、堆塑等装饰方式,外墙又有传统笔墨技法画就的壁画,同时也具有西方建筑的特点,出现了带有明显欧式风格的窗户形制、券形门等建筑形式。这种“中西合璧”的建筑特色,体现了多元文化特征,与施化麟在泉州的戎马生活有很大的关系。明中期至清初,泉州沿海海盗猖獗、土匪横行,人们为保护家族生命、财产安全,依据地形地势,抵御外部的侵袭,便是必然选择,由此这时期泉州建筑出现了一个显著变化,即建筑更侧重于防御性。同样,由于海盗、土匪等原因,大批闽南人为躲避灾祸,到印尼、新加坡、菲律宾、马来亚等地谋生,泉州成为东南亚各国华人华侨最重要的祖籍地。这些华侨到了国外,生活在“欧式”民居建筑中,与国内的建筑相比较,对中国传统民居的优缺点深有感触。咸丰以后,随着门户开放,侨居东南亚的泉州人陆续回乡后,他们的建筑便借鉴和吸收了西方建筑的元素,出现了中西合璧的民居建筑,建筑风格趋于多元化。当施化麟遵父嘱,回老家盖了这座无比风光的宅第时,综合了泉州的宅第建筑的元素,与缙云县的本土建筑相融为一,就成为今天我们见到的多元化的进士第了。

    方野先生为了表示对嘉宾的崇敬,还特地以最高礼仪,隆重打开中门,来迎接县领导和艺术家一行。

    接下来我们回车到松岩村采风,松岩村古建筑群原由叙三公祠、百廿间、松轩公祠、十三间、廿四间组成。叙三公祠,主祀松岩派始迁祖胡林,建于嘉庆庚辰(1820)年,八十年代初期因倒塌而拆毁了。百廿间又称外百廿间,为胡景敦私宅,前三进建于乾隆六十年(1795)。后一进在嘉庆五年(1800)年建成。百廿间是我市现存最大的清代古建筑,它外围宽53.8米,总进深69米,建筑面积3700平方米。这么大一座古民宅,在采光、居住环境上却做到了极大的合理性和有致性。一重中门、四重边门一字形排列。从正中一扇大门往里延伸,整幢屋子分前、中、后三个大天井,层层迭进。每个天井都是鹅卵石铺就,并排列出很规则的花纹如蝠(福)、鹿(禄)、麒麟之类。当初建房时所选卵石是一斤米一斤石子换来的,在大小、颜色上都有严格的要求,每颗石子都经过竹筒筛选,大小匀称,用来镶拼花纹的石子还有颜色。在三个大天井的左右两侧各有四个中天井、四个小天井。屋内通廊纵向四条,横向三条,采光均匀、浑然一体,是百廿间的最大特色。从一个天井到另一个天井,呈现在眼前的是差不多的格局,一样温馨的门户,有一种“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感触。百廿间三厅一堂是由门楼厅、前厅、中厅、后堂组成。三个厅的厅门平时不开,只在迎接官员、贵客、嫁娶喜庆时才打开,轿子要从中门进出。从大门到后堂必经三厅六门,逢年过节家家户户要在走廊上挂大红灯笼,形成一条长龙,煞是热闹好看。(百廿间各门曾经专门为我打开过一次,那是在09年3月胡氏宗谱修成时,因为我是主编的缘故。)百廿间结构紧凑,在建造上还讲究科学,每隔五间有一道防火墙。当年刚建成的百廿间厅、柱、梁、桁等均用大红漆漆就,熠熠生辉,进入百廿间好似步入宫殿,置身于王室宫廷之中,至今还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前厅后堂,夹厢两廊,石子明堂,赛过县堂。”松轩公特祠是道光廿三年(1843)松轩公五个儿子为纪念父亲在叙三公祠之右建造的,其三间三进,两抚十一间,共有三十一间,化费白银四千余两。在建造和雕刻上和百廿间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大红漆柱梁、水磨砖砌墙、精美的雕刻群、集音天棚(翻轩)、板联等给人无穷遐想。松轩公特祠建成后,因为还剩有大量木料,五兄弟就把它平分,大的不打算再建房把自己一股卖给二弟,老三、老五把木料卖给了老四,于是老二和老四就在百廿间外围造了两幢房子,各称为十三间和廿四间。现在这两幢房子仍然保存完好,和百廿间相辅相成。

    作家团听我这一番介绍以后,顿时来劲,纷纷拍下了许多精美的照片和发表各自的看法。

    这天参加活动的有本省作家、诗人谢鲁渤、柯平、赵柏田、马叙、苏沧桑、邹园、郑骁锋、胡汉津、陈宗光、阿航、流泉、江晨、鲁晓敏、钟郁芬、纪江明、应娇红,及《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编辑马子雷、《文化交流》杂志编辑张科等。

     第二天是重阳节,今年的轩辕黄帝祭典比较隆重。全国政协常委、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丽水市委副书记朱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蔡小华,副市长葛学斌,市政协副主席沈根花,县委书记孔海龙,县委副书记、县长吴筱琳,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赵导亮,县政协主席周保龙,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李忠伟,陕西省黄陵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贺志刚,河南省新郑市副市长缑云峰,海南省屯昌县副县长李梅,以及黄帝文化研究会专家代表,港澳台同胞代表,华人华侨代表,参加2012年浙江缙云招商引资推介会客商,百家旅行社老总,文艺界代表,商会代表,企业界代表,百名驴友等各界人士出席了祭祀典礼。祭祀大典司仪由县委副书记、黄帝文化研究会会长刘旭标担任。中国天喜控股集团为本次祭典第一主祭人。本次祭祀大典分九项仪程:击鼓撞钟、敬上高香、敬献花篮、主祭就位、敬献供品、敬献美酒、恭读祭文、行鞠躬礼、乐舞告祭。上午9时50分,在寓意黄帝“九五之尊、至高至上”时刻,祭祀典礼正式开始。击鼓三十四响,代表了全国三十四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撞钟十五响,代表全世界十五亿炎黄子孙。雄浑的鼓声,深沉的钟声,庄严肃穆中表达了对轩辕黄帝的无限崇敬。主祭人丽水市委副书记朱晨向黄帝像三敬酒。主祭人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李忠伟恭读祭文。祭文恭读完毕后,司仪宣布全体肃立,主祭团、陪祭团等全体成员面朝黄帝像行三鞠躬大礼。随后,身穿古代服饰的演员在黄帝祠宇前表演响灵叉、祭舞,最后,寓意着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的龙腾狮舞表演,将祭祀大典推向了高潮。司仪宣布礼成。

  缙云县副处级以上领导,离退休领导代表,陕西黄陵县、河南新郑市、海南屯昌县、上海市长宁区代表团成员,黄帝文化休闲养生经济论坛专家、学者代表,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企业家代表,学术界代表,新闻界代表,旅行社代表,县属各单位(含垂直管理单位)负责人,各乡镇(街道)班子成员,仙都街道各行政村干部代表及社会各界群众参加了祭典。

    天喜控股集团董事长吕天喜、副董事长吕天申、总经理吕挺等作为主祭人参加祭典活动。天喜控股集团作为本次祭典活动的主办方之一,高度重视这次活动,组织公司70多人参加陪祭。董事长吕天喜担任主祭人之一,首先向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轩辕黄帝敬上了第一柱高香。吕天喜认为,作为炎黄子孙,祭祀民族始祖轩辕黄帝,是民族团结的象征,有利于国家统一,有利于增强炎黄子孙的凝聚力,有利于中华民族复兴伟业。天喜人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一步一个脚印,实实在在地践行着“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的诺言,以振兴民族工业为已任,把企业发展与中华民族的复兴伟业始终连结在一起。天喜控股参与这次盛大的轩辕黄帝祭祀典礼,正是天喜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真实写照。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向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轩辕黄帝敬上了第二柱高香。但上香时不知什么原因,只穿道长的常服而不是祭服。我想明年如果能请到旅台的“嗣汉六十四代天师道祯教主张真人”回大陆来缙云出席祭祀典礼,那真是幸运之极。

    今年的祭祀轩辕黄帝给我留下了历年来最深刻的印象,所以特地抽空把这些资料整理成文,作为后来的回味。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0578-2139907 传真: 邮箱:239566020#qq.com
地址: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绿谷信息产业园3号楼705-1 邮编:323000
Copyright © 2004-2024 浙江丽水浙邦网络营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id":"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