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文化 > 汀州人在缙云

汀州人在缙云

关键词:汀州人,缙云文化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县人习惯把汀州裔缙云人叫做福建能,还有汀州十八姓之称,学术界也有人称他们为“棚民”。他们大多是在清康熙十五年以后被安置或招徕落籍到缙云的(少数在明末),同治以前几乎都是分散居住在高山上,之后下山,现在有很多住在城镇里,保留客家语言的只有寥寥几个村了。

   

一、迁入缙云的历史背景

    因为缙云县经过清初鼎革,造成人口大量减少和紧接着又是三藩之乱的缘故。

    1645年,满清横扫中原,但南方尚未一统,明鲁王朱以海在绍兴建立南明王朝,控制浙东绍兴、宁波、温州、台州、处州等地,次年六月战败,缙云是时为南明的主要抗清地之一,在县城、壶镇一带展开数次拉锯战,县城、壶镇几经易手,明军失败后,清兵在县境大肆进行屠杀抗清者,估计有三分之二人口被害,最多只剩三、四万人,山区更是田地荒芜人无遗类,“惟见百里无人,十里无烟”。战后客家移民就在这一背景下展开。

    众所周知满清入关,吴三桂等汉将起了关键性作用,但二十年后,驻云南的平西王吴三桂、驻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驻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等藩王已经形成很大的势力,清廷惧怕他们分庭抗礼,威胁到满洲政权。于是康熙皇帝在1673年作出撤藩的决定,这终于引发了三藩之乱。靖南王耿精忠兵分三路攻打浙江、江西,后于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十月兵败投降。当时在缙云一带的是耿精忠下属的徐尚朝部,以上杭兵为主,南丰兵次之,计近千人被朝廷遣散,有的重返故土,有的发觉缙云山区已经人烟稀少无主山众多就定居了下来。由于三藩之乱引起的上杭族群移居缙云事件,在上杭族群的宗谱中一般都是以“其间遭变不一,迁徙无常”一笔带过,因为在清朝时不宜直接详述。

    中国人故乡情结特别深,落户缙云的上杭人难免回乡探亲、祭祖,亲带亲邻带邻,又有更多的乡亲迁居缙云。上杭人大批迁入缙云也与地方政府的招徕有关。时人谓:“括自甲寅兵燹,田芜人亡,复遭丙寅洪水,民居荡折,公……又招集流亡,开垦田地,不数年土皆成熟,麻靛遍满谷”,此指的是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刘廷玑任处州知府时对流亡人口的招集。假若招集的仅仅是当地逃亡的人口,就不会出现“麻靛遍满山谷”的情景。由此可见,当时从上杭移居缙云的人口确实不少,甚至成为一种潮流。

 

二、耕作习惯

    上杭人因为掌握着一种上古时代所具有的刀耕火种技术优势,他们习惯只种荒山不种田地,其一个主要实际原因是田地要钱粮(各种赋税)而荒山只需与山主写下契约定下活种 (前三年种植农作物,第四年开始插杉点桐间种,第七年退耕还林搬到别的地方,每年无需支付山主租金。)、死种(第七年后可以留下来护理林木,前六年和以后的菜粮地需要付租金,待山林有产出后,客三、主七分成。种山方法就是在谷雨节气时选大晴天把杂草灌木砍伐后晒干,待将下雨点火烧山,烧山时周围先划出“防火路”,其宽度根据烧山的杂树杂草多少而定,将“防火路”内的杂木杂草全部抱走,不留寸草尺木,烧山必须从上面烧下,如从下烧起,则火势猛烈,容易引起邻山着火,烧透以后再把粟米、芝麻、黄豆、绿豆、赤豆等种子满山散布,出苗到膝盖高时进行除草、间苗、中耕,秋收后深翻种麦、油茶、蚕豆、豌豆、蔬菜,次年或栽培靛青、苎麻,或种植从新大陆传入他们带到缙云的苞芦、番莳、洋芋、烟叶,农闲时节有的还就地取材制作箬帽、木勺等生产、生活用具出售以补家用,由此他们每年的收获不比土著差,所以很快就在缙云各个荒芜的山区落地生根,安居乐业,至今有许多高山上留有当年开荒生产的遗迹。

    从道光开始,部分缙云土著也从他们那学会刀耕火种技术,进山到处搭厂、寮居住种山,致使“群山蜃发,多至无计。” 形成了严重的泥石流,“苞芦,流民向多,垦山种此,数年后土松,遇大水,涨没田亩沟圳,山亦荒废,为害甚钜,抚宪阮于嘉庆二年出示禁止”。终使朝廷不得不发文加以严禁,但仍屡禁不止。

 

三、独特的信仰   

    福建人普遍信仰妈祖,道教封号是“辅兜昭孝纯正灵应孚济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天妃。”乾隆三十三年,全县闽人在县城西南九盘山下好溪边(现大桥西路1至8号)建立了天后宫(即天妃宫、妈祖庙),嘉庆九年、道光二十年都进行了重修,咸丰二年毁于火,六年,闽人复倡捐建,迭遭匪毁,至同治四年告竣(光绪《缙云县志》)。有前、中、后三进三开间二厢房,右边是园地,左边是厨房,大门前还有围墙,占地三亩。

    光绪初年,东乡壶镇的张、刘、廖、陈等姓闽裔和南丰李姓会同当地土著,也在溪头横街集资建立了天妃宫(又称地母殿),坐西朝东,一排五开间,由闽人陈姓住家看护,民国25年,壶镇乡民再次集资建戏台(市心台),前面为广场,用做集市时的竹木市场和重大会议场所(1936—1966)。

    县城的天妃宫既是祭神场所又兼作同乡会所,还备有旅舍。“正殿岁以春秋二仲祭以少牢,承祭官行三跪九叩礼”(道光《缙云县志》)。这里也是大年初一附近上杭人的聚会场地,农历三月廿三妈祖诞辰日和九月初九妈祖升天日,更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四、住房

    上杭人和南丰人初来缙云时都是搭建茅草屋、稻草房居住,俗称寮、厂。现在福建厂、里厂、外厂、上厂、下厂、某寮、某某寮的地名在缙云仍有多处留存,他们的建筑风格与当时盛行的刀耕火种迁徙靡常的生产习惯有着关密切关系。同治时因为谷地和平原地带的土著殁于兵、疫者众,田地大部荒芜,清政府要求他们下山耕种并免除三年赋税,但只有三分之一不到的人下山,还有三分之一的人,宁可到经过太平天国战争后人口更加稀少的严州一带去种山,也不愿种植缙云土著所抛荒的水田。“棚民向来以种山为业,地方农民不与为伍。自咸丰十年后,粤匪滋扰,棚民僻处深山,未受大害,较农民尚胜一筹。昔日无田可种,而不能不种山,今日有田可种,而能改种山为种田,田之出息究胜于山。各棚民非不愿种,实不敢种,须设法招之使种。”部分下山的上杭人逐渐与土著通婚,建筑瓦房定居(富有者为四合院),习说缙云话,缴学籍银,以参加科举考试,子孙就慢慢融入缙云人当中了。

   

五、丧葬

    与缙云土著大同小异。

    小殓:男死称“寿终正寝”,女死称“寿终内寝”。将临终时移至中堂,咽气后由亲属为逝者穿寿衣。寿衣逢单数,衣上口袋要撕去,以免有碍后代。外裹“抖尸被”、“盖面被”。入棺暂不加盖,称“小殓”。

  报丧:孝男孝女跪请家族长辈主持丧事。请阴阳先生择定大殓成服扶枢还山吉期,然后印发“讣闻”,派人遍告亲友。如丧母,须及时向“外家”报丧。接讣告者须给报丧人吃红蛋。

  大殓、成服:由“四天王”(抬柩者)给逝者盖棺,钉棺,称“大殓”。“母死怕外家,父死怕叔伯”。母死,大殓前必先让外家过目。大殓后移柩大门外,“四天王”在灵掌前给孝子孝孙披麻戴孝,叫“成服”。丧属须反穿衣服,孝子腰围稻草绳,手持“孝杖棒”(父死用竹,母死用桐)。

  安灵、堂奠:家中设灵堂,由孝子当天跪写灵牌。亲友吊唁,须携“奠仪”、(用白纸包)、挽联、香烛、冥镪等物。孝子孝孙跪地号哭谢吊,无人搀扶不得起身。堂奠又叫“家堂祭”。吹班在下厅奏哀乐,孝男、宗族、戚族、外家、生前友好等顺序随礼生唱赞进行祭奠,丧属在孝幔内跪谢。

  超度:请僧人、道士为死者念经诵咒,行“烧官钱”、“沐浴”等仪式以超度亡魂,俗称“做半夜光”。

  出柩:出柩前,棺木上矗纸扎白鹤、仙童,取“驾鹤归仙”之意。抬棺木杠称“龙杠”,绳称“龙索”。“四天王”抬棺起柩后,孝子孝孙沿棺号哭,亲戚世友擎竹幛列队送柩。至村外,由僧道诵经咒,“四天王”引孝子捧灵牌沿棺做法事。行别棺仪式后,送柩者即可归家。由僧道、鼓吹引孝子由别路人家祠安置灵牌。安葬毕,备盛宴谢“四天王”,每肴必双碗。旧时“四天王”多为义务性劳动,不取报酬。后来变成给双工钱。

  做七:葬后,以死亡日始,每逢七日,丧属备香烛至坟前哭奠。四十九日为“满七”,须在坟前烧化冥镪及纸扎冥具。孝男百日内不得剃头。

  检骨改葬:安葬后满三年,必须挖出遗骨,洗净晾干后再装入特制陶器,俗称“金罂”内重葬(缙云土著是用石头做的盒子)。起因是初来缙云头几代没有定居时,随时准备到另一个居住点时可以带走。嘉庆后他们基本已经定居,就按缙云本地的葬法了。

 

六、语言的变化和保留

    汀州人迁居缙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保留上杭话(福建闽西客家话,即客家方言支系的汀州片,保留许多中古汉语的音韵格局,具有复杂的变调规律。),清同治后因为有部分人从高山上迁到谷地和平原上,并与缙云土著通婚,原有语言才遂逐渐放弃不用(在解放前,大年初一多数还有学习福建话的传统。)民国开始凡杂居的都已经开始失传,现只有聚居地和内部通婚比利较大的石笕乡东坑、流坑、西坑、官田坑、桃坑几个村的六十岁以上老人(为张、邹、邱、傅等闽裔聚居),以及东渡镇的建山、廷坑、上廷坑、小桃(洋山)、屋基背、银坑、上里山数个村(在缙云和丽水交界处,有张、赖、傅、廖、邓、范等姓聚居。)五十岁以上的人对内讲汀州话。

 

  七、修谱、立族、建祠

    八闽、两浙一带的宗谱创自两宋及以后,清以前的都是手抄本,从康熙开始,世家大族开始用木活字排版仿宋印刷宗谱,汀州人迁居缙云是在康熙初年,其祖籍的宗谱基本都还是手抄,定居缙云三四代以后人口渐多,部分姓氏开始在嘉庆时雇谱师或者由亲戚陪同,不远万里徒步去原籍手抄自己所在支系的有关宗谱中内容,秋去春回,风餐露宿,一个来回就是半年甚至一年,其艰难险阻可想而知。

    缙云的宗谱受永康、东阳所在的浙中地区影响,除与温州交界的部分村庄外,其格式都是欧苏体,而福建和浙江温州、台州的宗谱是欧体,闽裔去上杭摘录自己所在支系的有关内容回来后,即把宗谱格式改成缙云普遍流行的欧苏体,增加了其主要的内容行第,对迁缙云以来的始祖着重描写,之后历代仔细记录,居闽列祖,凡直系以及分支的都说明的清清楚楚。现在,上杭祖族的宗谱由于太平天国和文革的影响,很多内容都已不再存世,但缙云闽裔的分修宗谱却基本传承下来,这为其祖族宗谱的复原,提供了大量的可靠资料。

    闽裔自起谱、立族以后,就很少再回到上杭祖居地,而在缙云落地生根了。基本是同祖居地的在没有特殊情况下都是合修宗谱的;在上杭属于同宗,但祖居地不同的,到缙云后基本是各自分修宗谱;还有雪峰王氏、新双川诸张因为与缙云土著东门王、凝碧张在唐、宋时同出一源,就以房派身份加入到他们的宗族中去,一起修宗谱。

    大约从立谱的同时或稍后,经济条件比较宽裕、人口已经五十上百的定居闽裔,纷纷模仿缙云本地的建筑风格,建造属于他们自己的祖宗祠堂,到光绪时,几乎每族都具备了相当规模的祠堂,只有人数很少的个别姓氏,至今仍未编修宗谱、未建立宗祠。

 

八、姓氏宗族

    缙云素有“汀州十八姓”的说法,指的是从上杭等地迁居缙云的有十八个(十八在缙云是个形容词,意思是很多。)姓氏个宗族,估计目前有人口一万二千余。

雪峰王氏:王兆文从上杭迁雪峰,有人口200。

邓氏诸族:一、银坑邓氏,源出长汀站源坑,清康熙十五年邓昌彩迁此,同时还有弟昌凤迁丽水廷

          坑阳、堂兄昌胜迁遮树、昌友迁叶村。

          二、前村邓氏,清乾隆时振龙、振亮两兄弟从莆田沁后顶邓迁前村合石笕。

          二支邓氏居缙人口现有480余。

刘氏诸族:康熙十五年(公元1676年)开始,上杭白沙岭背刘占魁迁东和坑,刘斯行、斯芬迁磐安

          西坑、胡庄等地(原属缙云县二十八都),芳周、允山、仁存、绝武等始迁缙云县余

          山、杨柳树、方坑、下周等地,共计15个分支。

          现缙云境内有此支刘氏500余人

邱氏诸族:一、麻店邱氏源出福建上杭高塘,先是明末邱文珏 、文会迁麻店、安邱、邢弄,再是

          清康熙十五年邱振伯、志生、贤玉迁小杨弄、马渡。           

          二、桃坑邱氏,源出福建上杭邱坊,清康熙十五年邱岁植、乾隆初邱廷彩来迁。

          现缙云二支邱氏共有1150人。

上角背吴氏:康熙十五年从上杭迁入,后有分支洋岙,150人。

邹氏诸族:一、西坑邹氏,康熙十五年,邹应甫从上杭塘下迁入。

          二、东坑邹氏,源出福建上杭塘下,康熙十五年邹登桓、周桓迁方坑,邹上月、品上迁

          东坑。

          三、南坑邹氏,亦源出福建上杭塘下,康熙十五年邹邵兰迁此。

          诸支邹氏现有人口1400多人。

涂氏诸族:迁自长汀涂坊,康熙时涂元胜(1631—1706)携幼子邓恩(1683—1766)经商缙云遂居

          管溪,同时还有族侄涂卓乾(1685—1723)迁曹头阿,族侄孙涂嘉远(1683—1766)迁

          西乡章坑。

          现总人口有440。

平坑陈氏: 康熙时迁自上杭,有人口200多。

傅氏诸族: 一、小南傅氏,源出上杭蛟洋,明末有傅铿从竹园厦迁上廷坑,其后裔分迁黄村,清康

          熙时,又有傅兴霄、兴霁与侄上林迁小南,同时还有傅荣贵(1738—?)、长贵

         (1741—1816)迁洋山。

          二、赤岩傅氏,傅摇(1655—1738)由上杭蛟洋迁居赤岩。

          诸傅氏现有人口1200余。

赖氏诸族:一、里村赖氏,清康熙年间,从福建上杭古田里迁入:赖淑展迁鳌坪,有子分迁武义寺

          前贩;赖国祥迁莲溪(今属武义),赖友玉迁里村,赖能权迁黄坑。人口200余。

          二、小桃赖氏,也是康熙年间,从福建上杭迁此,有人口近350人。
廖氏诸族: 一、叶村廖氏,廖福满(1645—1703)康熙时从上杭小吴地来迁。

          二、壶溪廖氏,康熙时,廖仕馗(1692—1734)由古田清水塘迁居壶镇溪头横街。

          二支廖氏人口为300多。

张氏诸族: 一、新双川诸张,清初,因耿精忠之乱,居福建长汀慈坑的张九龄第45 世孙有荣、有

          华、有庆、有余避乱迁石九坑(今作石臼坑),有财迁鱼仓,有粪迁潘余。有华之孙,有

          迁丽水八石坑。
          二、“五坑”诸张 清康熙十五年前后,福建上杭古田里竺园西山下张氏兄弟郁元、谓

          生、万元迁居腾坑(今作廷坑),有岩、有先迁居流坑,启元迁居陈坑,九聪迁居应坑

          (今作型坑),守文迁居箬坑。(与傅、蓝、钟等姓是表兄弟)。

          缙云有闽裔张氏1500人。
上官氏诸族:源于福建连城,支分上杭。清康熙十五年,上官蒙林、上官云富从上杭县胜运里石铭

         乡,分别徙居大堰头、风水坑(今作分水坑)。嗣后,上官志良亦迁大堰头。又有蒙林之

         兄佳林,迁至仙居安仁,其长子维良迁应坑(今作型坑)。居三世,有上官彩英,娶平坑

         陈氏,遂居下山头。

         上官氏有860人。
型坑蓝氏:源于上杭刀山下,支分大统坊。清康熙末,蓝恒金(1686—1754)、恒上(1694—

         1767)、恒先(1699—1773)兄弟因避乱由上杭石榴树下迁入。现有600余人。
范氏诸族:源出福建上杭,始迁塘孔祖为清康熙初的范士赞、始迁范坑祖为其堂侄范其甫、始迁西

          洋祖为其侄范其岱、始迁石鹿祖为其侄范潘生,有人口1300余。

福建厂郑氏:迁自上杭,与东和坑始祖刘占魁是表兄弟,现人口只有30余人。

福建厂黄氏:迁自上杭,有50来人。

 

附:南丰六姓

水南姚氏:明末,姚日旺由江西南丰杨梅岗经商至缙云,乃居县城水南。至清中叶,后裔散居白

          彦、洋潭头、石马岸、车坑、松树湖、马墅、方坑口、雅村和富阳上潘、永康杨坑、武

          义端村、宣平浅田、常山七都 等处。有550人。
仙都饶氏: 清康熙十五年时有饶富铭、桂铭、日寿兄弟从南丰大圩堡栗林村入迁仙都九井岙、堂弟

          周全迁马飞岭,有500人。

东山李氏:李鉁在清雍正时,从南丰二都梓源庄(今属梓翠乡)迁入壶镇南顿(与南顿原有姓李不

          同宗),乾隆末,其单传孙李智,醮赘东山徐家。现有人口200余。

梅下赵氏:清中叶,赵球五、殿五从南丰东关迁人。人口只有20多。

名山祝氏:明末祝汝迭从江西迁入,有660人。

交路夏氏:清前期,夏德恺(1682—?)携二侄夏渊勋(1716—1773)、渊进(1719—1753)从江

          西南丰夏家洲入浙;德恺与渊勋居缙云交路,渊进居永康馆头。夏渊勋生三子:长源

          春,其第5世夏美全(1893—?)析居武义河阳坑;次子源和,其第4世夏作钱(1864—

          1936)、夏根银(1876—1942)、夏凤溪同迁金华杜车头,夏作汝(1847—?)迁本县

          杜村。本支夏氏入缙迄今已历十世有270左右。

    缙云现有南丰后裔2300多人,民国起语言已经同化。南丰话,属于赣语抚广片南城小片有类赣客家方言。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0578-2139907 传真: 邮箱:239566020#qq.com
地址: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绿谷信息产业园3号楼705-1 邮编:323000
Copyright © 2004-2024 浙江丽水浙邦网络营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id":"10"}'>